陈仲仁并非出身豪门大家,也没有从长辈那继承什么古钟表或钱财。“收藏生涯缘于我童年的孤独。”陈仲仁说,他是一个孤儿,小时候被人领养。缺少关爱的他,为缓解儿时孤独,经常到南京堂子街旧货市场看修表匠修表,他觉得赋予旧表新生命的过程很有意思,久而久之便喜欢上了钟表。
16岁,他买进了自己的件藏品。“一块怀表,摊主要两块钱,我钱不够,抵押了身上的衣服才把表买到手。那块表有黄桥烧饼那么大!以后我再没见过这么大的了!次出手就让我很满意!”此后的50多年,陈仲仁插过队、当过厂长,也卖过藏品,名表回收但始终不变的是对钟表的热爱。上世纪80年代,他甚至辞掉了公务繁忙的枕芯厂厂长职务,到南京缝纫机厂当工人,以便有更多空余时间去收表。
为了名表回收,他与收废品的人交朋友,人家收废品的时候发现有旧钟表时间会通知他。他又与南京一些拍卖行建立关系,收到有收藏价值的古钟表优先卖给他。上世纪80年代末,他还在媒体上登广告求购有收藏价值的钟表,“那几年,家里电话天天响,信件天天有,全国各地都有人与我联系出售或咨询古钟表事宜。”陈仲仁说,只要听说有好钟表,无论在哪个省他都会到现场看一看。
最老的表有122岁
陈仲仁说,他家里现在有手表2000多块,但有收藏价值的只有1000多块。劳力士手表、大八件怀表、中国代五针航空表、清代手表、甚至还有日本产的八国联军作战时使用的挂表……陈仲仁的藏品来自世界各地,有600多个品牌,很多记者都没听说过,其中还有早已关闭多年的南京手表厂产的“钟山”和“紫金山”牌手表。还有一块以香港沦为英租借地为主题制作的挂表,此表当时全球仅制作生产了100块,上刻有中英文字,这种表流传至今十分罕见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