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疯不成魔 追求的三问
说起腕表的复杂工艺,你肯定想到的是具有万年历、陀飞轮或报时功能的腕表,而报时功能中的典范当属三问表。18世纪时,由于电力照明还未普及,人们在夜间只能依靠报时才能了解时间,正因如此世上出现了款三问表。说起三问表,人们不禁会问什么是三问?它又是如何发出美妙声音的呢?通俗点的解释就是用户按照需求设置鸣报整点、整刻和分钟,也就是三问。而工作原理则是轻拨滑块(表盘边缘的报时滑块是表壳内主要复杂装置中可视的部分),一个音锤敲响低音簧鸣报整时,两个音锤分别敲击高音和低音簧鸣报整刻,最后分钟则由高音簧鸣报。

江诗丹顿30110/000R-9793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脱离那“黑暗”的18世纪,但三问表仍是制表艺术的象征。因为每一枚三问表都是的,即使同样的制表大师也保证不了它们在声音上的一致性。在腕表技术探索的道路上,制表师总是喜欢挑战极限,2013年江诗丹顿推出了市面上最薄的三问手动上链机芯以及最薄的手动上链三问表型号为30110/000R-9793,它的机芯厚度仅为3.9毫米,腕表厚度也不过8.1毫米,采用的是18K玫瑰金材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表迷的追捧。

Lot 199 Ref. 4261
人们不免会问,为什么江诗丹顿如此偏爱“技术控”呢?其实这跟它一直以来的传统颇具渊源。熟悉江诗丹顿的朋友一定了解,早年间它就曾推出过具备三问功能的怀表,在1929年和1935年分别为埃及国王弗阿德以及他的儿子法鲁克国王订制过怀表。1941年,江诗丹顿推出了具备单一复杂功能的三问超薄机芯——4261。从此,江诗丹顿便开始了自己在制造工艺上的极限之旅,1992年推出了厚度仅为3.28毫米的1755机芯,2013年推出了1731机芯,而它的命名则是为了纪念品牌创始人Jean-Marc Vacheron。

1755机芯
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技术迭代,1731机芯比上一代的1755机芯有了更强的性能,虽然厚度上从3.28毫米增至3.90毫米,但动力存储却上升为65小时。
经过近三年的沉淀之后,的1731机芯还将2007年为2755机芯特别研制的向心力惯性调速器(调校器)加入其中,三问机芯外形纤薄、音质纯净、外观优雅且更加的可靠坚固。

具备向心力惯性调速器的2755机芯(正、反面)
与传统杠杆式调速器不同,新款调速器运行时可达到完美静音的效果。调速器的功能是稳定音锤敲击音簧的速率。若缺少调速器,乐声顺序将按照发条盒游丝敲击频率鸣出,产生急速且难以识别的音阶。江诗丹顿研发的这个装置由两个颤音块或砝码组成,用作调速器旋转杆的制动器,从而平衡发条盒游丝所释放的能量。为实现这一功能,制动器借助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当调速器转动时,离心力以颤音块的其中一端为中心向外,而另一端压在旋转杆上,从而使旋转速度更加稳定,报时节奏更加平稳。

Patrimony 1731机芯
Patrimony 1731超薄机芯为了追求的音质效果,经过了长时间的实验。最终通过音簧连接到表壳中央来放大声音,而且采用相互叠放的设计模式。铂金表壳与机芯融为一体,在设计时巧妙地考虑到机械与表壳之间的气流等细小因素,使声音达到的传播效果。此外,表壳本身没有任何缝隙,所有零件交互运作,从而扩大声音的振幅,而向心力惯性调速器则确保音锤以平稳的速率敲击音簧。
御寺机构机构发布,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手表回收原文地址:#